新闻资讯
干部队伍素质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4-03-18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干部队伍素质范文10篇一、要加强镇村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镇村干部的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凝聚党心、赢的民心的旗帜。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镇村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镇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和考核制度,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把理论学习作为工作常态,坚持常抓不懈。在镇村干部队伍中,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真正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镇村干部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掌握理论精神实质,善于把基本原理运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正确回答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敏锐性和鉴别力。

  二、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镇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镇村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艰苦奋斗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素质,使镇村干部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要组织镇村干部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识,不断改善镇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科技和知识,熟悉现代管理,懂得国际惯例的镇村干部,使镇村干部自觉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者。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多渠道的教育和培训镇村干部,采取进校门,到高校“充电”,通过跟班学习,参加党校轮训的形式,围绕增强镇村干部的宗旨意识、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提高镇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派出去,到发达地区“换脑”,通过带出去“看”,以活动“引”的方式,培养镇村干部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沉下去,到基地“实践”,以镇村“双带”示范点作为基地,并上挂省市级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聘请专门教授,横联市县科技人才,下靠镇村“土专家”,传授实用技术,组织镇村干部现场观摩,鼓励镇村干部带头实践。

  三、要创新镇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镇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环节,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组织保证。为此,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标准,按照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遵循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规律,在镇党政机关空出岗位,推行公开竞争上岗,进一步拓宽知人、识人、选人的渠道。坚持群众公认,要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使群众的意志和意愿能够起重要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要加强和改进镇村干部考察、考核工作,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把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任用到领导岗位上。积极调整村级组织设置,认真开展“双评”活动,结合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把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人正派,处事公道,作风,真心实意为民服务,工作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群众中口碑好的优秀青年,大胆启用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不求全责备。要完善镇村干部选举制度,改进选任制干部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积极探索建立选前承诺,选后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任期目标承诺责任制度。在镇村营造一个“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明确选人用人标准,改进选人用人方法,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建设一支上过的硬、业务上本领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四、要拓宽镇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渠道,提高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工作。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也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相关。因此,要注重看干部上是否清醒和坚定,看在重大斗争和关键时刻的表现,看作风是否符合“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看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真正把那些身体力行“”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后镇村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在镇村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和选拔中,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优化镇村后备干部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拓宽镇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渠道,保证后备干部队伍以优秀年轻干部为主体,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年龄稍大的优秀镇村干部,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拔使用。要重视从总体上把握后备镇村干部人选的来源,注意从各方面挖掘优秀人才,高度重视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后备人选,使镇村后备干部的数量、结构科学合理。要制定培养规划,加大培养力度,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和党性教育,提高后备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严把镇村干部“入口”关,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发动广大群众举贤荐能;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确定为镇村后备干部,疏通镇村干部“出口”,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近年来,基层通过“”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干部队伍整体作风有了明显好转,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广大镇干部努力谋区域发展,促农村稳定、抓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精神不够振作。有的干部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认为进了机关门工作就安稳,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工作无精打采,对自己无要求,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有的干部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只图享受不讲奉献,只比待遇不比贡献,总感到自己吃亏,处在一种不平衡的心态之中;有的干部组织观念淡薄,机关制度不遵守,工作无纪律自由散漫,影响了机关干部的整体形象。

  2、作风不够端正。有的干部工作作风浮夸,深入务实不足,解决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事论事,照搬照套,不动脑筋,办事无立场、无观点、无原则,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问题拖、拉、推;有的干部工作不求上进求安稳,不求学习凭经验,不求纪律求自由,问题矛盾全上交,认为权力不够,一推了之;有的干部抓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际效果,只凭主观想象,缺少了解实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3、思想观念陈旧。有的干部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于用传统方法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主观教条,形而上学,其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不找自身原因,一味责怪群众觉悟不高,工作难做;有的干部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一切以金钱多少为标准,在工作上表现要么不顾大局、不识大体,明哲保身,要么华而不实,只求应付了事;有的干部办事不讲原则,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团结协作精神不够;有的干部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勤政廉政意识不强,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等等。

  分析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个人主观上的因素,但也与客观上存在的政策体制、选人用制和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等客观因素有关。

  1、干部使用制度不够灵活。干部使用制度的终身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只进不出,只上不下,如此则容易造成庸者不下,智者难上,导致干部的流动不畅,新老交替困难,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激活,制约了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镇一级调配干部的权力缺乏,一般干部流动缓慢,造成对干部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一些工作效率不高、业绩较差的干部得不到及时调整,不但他们本人得不到教育,还影响其他干部的积极性。此外,镇干部在同一岗位时间偏长,轮岗交流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低下,凭经验办事,创新意识不强的重要原因。

  2、评价体系错位。镇政府工作繁杂,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特别是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一茬接一茬,而且大多与考核、奖惩挂钩,不抓不行。对于这些列入考核的工作,如果稍有怠惰,轻则受处罚,重则“一票否决”。如在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即不管曾经做过多少工作,也不管这些工作过去如何有效,只要当前出了问题,就必然一票否决;而在学习、法制教育、文明单位创建等方面,则只讲过程不管结果。记录做不好,台帐没建好,订报的任务没完成等,均可能在考核中被否决,但许多情况下记录、台帐、甚至总结等均可能是某个人闭门臆想出来的,却能顺利得以过关。这种评价体系,给镇干部一个“启示”:不管怎么扎扎实实干事,一票否决的事仍可能发生,不管怎么虚虚假假应付,过得去的照样过去。这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

  乡镇干部在农村基层第一线,肩负着组织带领广大大农民脱贫致富,转产增收的重任,必须要有过硬的能力素质。因此,乡镇干部必须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要结合当前热点和工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抓好每阶段的学习。当前,乡镇机关干部尤其要加强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要坚持机关每周一的学习例会制度,形成经常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氛围,特别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一树一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例精编》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风情渔镇的实施意见》的学习。通过以上学习,促使机关干部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用到风情渔镇创建的具体实践中。

  在现阶段,在乡镇领导干部职位减少的情况下,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和干部交流制度。把“公开选拔”、“推荐”、“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并配套完善起来,增加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扩大干部工作的。让更多“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又不出事”的有志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使优秀的人才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中来,使优秀的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促使乡镇机关干部在思想上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超跨感。同时镇干部要在不同岗位接受不同锻炼,要加大镇与镇之间一般干部的交流力度,让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激发干部的工作干劲和热情,进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新能力。促进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我军历来注重选人用人的资格条件,不同时期都作过相关的规定要求,但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适应我军建设转型和职能使命拓展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更加系统完备的任职资格制度,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完善任职资格制度,是新形势下把党的选人用人标准具体化的现实需要。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是党的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是党的选人用人标准的高度概括。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标准选人用人,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根本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我军担负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繁重,军队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选人用人标准新的时代内涵。这就迫切需要把党的选人用人标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从建立任职资格制度入手,确立不同领导岗位任职标准条件,努力把选人用人的思想和原则与岗位要求统一起来,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确化”的转变。

  完善任职资格制度,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我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复合型人才缺乏,干部经历单一、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联合作战指挥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着眼形势任务发展需要,遵循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及时调整充实与干部能力素质生成紧密相关的资格要素,可以更好地发挥政策制度的牵引、导向和调节作用,进一步理顺干部成长发展与领导岗位需要的关系,更加有力地推动干部交流、培训等制度落实,促进干部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为全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完善任职资格制度,是实现选人用人科学化化制度化的内在要求。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化制度化,是党和国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军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调整改革的基本方向。完善领导岗位任职资格制度,在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党委正确选人用人的重要保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通过科学分析职位需求和人才能力,达到人事相宜、人岗相适,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任职资格反映了岗位需求的客观属性,规定了选人用人的准入门槛,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坐标系和刻度尺。完善任职资格制度,把领导干部的经历阅历、文化程度和专业素养等核心要素,量化细化为具体的硬杠杠,可以使干部任用的目标导向更加明确,评价标准更加客观,选拔过程更加公正,有利于从制度机制上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有效堵塞不正之风的漏洞,保证把、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任职资格制度体系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要素构成复杂。完善任职资格制度,当前应突出团以上领导岗位特别是主官岗位,对任职经历、文化程度、本级培训、专业资质等核心要素进行调整完善。

  着眼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任职经历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经历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重要基础。干部任职经历,通常反映个人实践经验的多少与深浅,体现其对所从事岗位的胜任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我国战争时期,之所以涌现出那么多叱咤风云的名将,主要在于他们经历了战争这个军事人才熔炉的锻造。1987年,美国西点军校对200个成功战例中最高指挥官的素质综合分析发现:与经历单一的军官相比,具有多种岗位任职经历的军官素质更加全面,适应性和创造性更强,发展潜力更大。据对我军百余名高级干部调查分析,具有部队主官经历的占89%,有军以上机关经历的占81%,有机关和部队双重经历的占82%。可见,各级主官和领导机关岗位是干部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未来联合作战需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必须强化任职经历要求,对担任不同类型领导职务的必备经历作出相应规范。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那些具有多种任职经历、经过多岗位锻炼、综合素质突出的干部,以及具有重大军事活动经历或边远艰苦地区部队任职经历的干部。

  着眼夯实领导干部文化基础和增强发展潜力,逐步提高文化程度和本级培训要求。文化程度是学习掌握知识多少的重要标志。学历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具有长远、持久的影响,是干部适应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描绘了我军未来人才队伍的生动图景:军以上干部普遍获得博士学位,师团干部获得硕士学位,所有干部都大学本科毕业。对领导干部任职提出一定的文化程度要求,有利于增强干部队伍转型发展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军队干部的社会声誉。根据当前干部队伍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的实际,晋升领导职务干部的文化程度标准起点应有所提高。同时,严格落实本级培训制度,对有些岗位任职必须强调经过相应培训。在这些任职资格要素的牵引下,经过若干年努力,我军团以上领导干部学历层次和培训水平将会明显提升。

  着眼提部队伍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明确专业资质条件。现代战争的内涵和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成为军队战斗力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早在建国之初,给“哈军工”题写的训词中就指出:“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近年来多次强调,要解决干部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岗位任职提出一定的专业资质要求,是国内外许多专业领域的通行做法,军官专家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军队已渐成趋势。美军操纵导弹的人员三分之一是白领专家。俄军50%的军官是工程技术军官,战略火箭军高达80%。现在,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步伐加快,科技含量增大,信息化水平提高,很多岗位要求干部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必须适应我军建设整体转型和履行使命任务的需要,首先对技术密集型部队和专业性强单位的领导干部,提出岗位任职的专业资质条件。今后随着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再逐步丰富资格内容,拓展适用范围,提高标准条件,促进整个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向更高层次跃升。

  完善任职资格制度,是一项关系军队长远发展、涉及干部切身利益,政策性敏感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从部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局部与全局、推行力度与承受程度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出台的政策制度科学合理可行。

  既着眼长远发展又立足客观实际。科学完备的任职资格制度体系,要把可行性与前瞻性统一起来,把部队建设需求与干部队伍现状统一起来,把岗位任职基本条件和干部能力建设目标统一起来。一方面,着眼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未来联合作战的需求,保持资格条件的适度超前,以利于牵引干部能力素质不断跃升;另一方面,着眼调动大多数干部的积极性,找准需要与可能的最佳结合点,使干部任职的门槛宽严适度。

  既坚持共性要求又明确具体标准。就任职资格制度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而言,最好是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规定条件。但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军事领域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逐个岗位单独制定一套资格条件,既过于繁琐也不便执行。因此,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在对相同相近类别和层次岗位统一规范的同时,尽可能体现不同军兵种、不同性质单位、不同专业类别岗位的特点,合理设置任职资格要素和标准条件。

  一、深化认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乡镇干部工作的执行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乡镇干部思想建设,增强乡镇干部的方向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是深化思想认识。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与自我教育等多种活动形式,深挖思想根源,端正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乡镇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意识。二是加强思想沟通。党委主要领导要经常与乡镇干部谈心交心,及时掌握乡镇干部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消除他们因工作条件较差、待遇不高而不满的情绪和工作好坏无所谓的心态,让他们对上级的安排、党委的意图、政府的工作有更深、更多的理解,增强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把握思想状况。定期分析新任乡镇干部的思想素质,把分析结果反馈给当事人,打好“预防针”,提部的免疫力;对个别思想素质尽管没有严重问题,及时派人与其交谈,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限期改正要求。

  二、抓住根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乡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发挥乡镇干部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乡镇干部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注重学习的经常性。针对一些乡镇干部忽视学习的状况,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为载体,帮助乡镇干部牢固树立经常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二要注重方式的灵活性。以乡镇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为中心,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以集中学、分组学、自己学等多种方式,提高乡镇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重点抓好乡镇干部理论、政策、科技、管理、法律及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知识的学习。三是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在学习中,要深入思考,把书本知识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善于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善于运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善于运用科学实用技术为农民群众生产经营解疑答难,善于运用法律知识公正合理地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各种纠纷矛盾。

  三、牢记宗旨,强化为民工作作风,增进乡镇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一是加强群众观念。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思想意识上将群众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真正沉下去,带着感情到群众中开展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深入开展帮困结对惠民连心行动,促使干部工作重心不够,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二是发扬务实作风。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不盲目蛮干,善于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讲清道理,使所做的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同。三是当好为民表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深入群众中去,听真话、讲真话,做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以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也更加重要。如何提高档案干部的管理水平,首先我们应对档案干部队伍的现状有个全面的认识。

  1专业档案人员队伍逐年壮大。从1994年的45人,增加到1997年的143人,1997年的专职档案人数是1994年的217倍。这说明,我们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有了一支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也表明,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增强,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1994年有25人,占总人数的55%;1995年有43人,占总人数的50%;1996年有73人占总人数的51%;1997年有72人,占总人数的50%,大学本科毕业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从中看出,我们不仅有一支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敢打硬仗的档案干部队伍,而且在文化知识的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1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从1994年至1997年这四年看,专职档案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4%,186%,176%,244%。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专业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是目前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档案专业人员贫乏。几年来,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和文化水平虽普遍有所增加和提高,但档案专业人员却极其贫乏,毕业于档案专业学校的寥寥无几,包括档案专业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内,1994年5人,占总人数的11%,1995年3人,占总人数的34%,1996年6人,占总人数的42%,1997年5人,占总人数的35%。

  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十分匮乏,跨世纪人才短缺,如果不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档案馆功能将受到很大制约。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着变化,现代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档案工作中,这些无疑需要人去操作、去管理。因此,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2注重人才的使用,要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青干部,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启用。

  (3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工作连续性强,许多工作,特别是基础业务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较长时间的学习,积累经验6t体育平台网址,才能逐渐适应或逐步完善。档案干部的频繁调动,无疑将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抓紧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面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继续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

  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可因人而异。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由于人员变动,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坚持干部的“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是党管干部必须坚持的干部路线。选贤任能,是执政者的职责。历史的事实表明:任人唯贤,则清明,国泰民安;任人唯亲,则昏暗,民挫国危;卖官鬻爵,则颓废,民不聊生。舜帝毕用群贤而明德始,崇祯屡用贪庸竟帝国倾。魏征说:“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故吏治清浊乃社会兴衰之表征。坚持唯德是举、唯才是用的用人导向,就是要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上来、用起来,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在干部队伍中营造一种人人以德高才俊者为榜样、见贤思齐、师法贤能的良好风气。一是选用素质强的人。德为才帅,在当今干部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干部的德行。治乱世当重才,理治世应重德。要注重选用那些过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忠实实践“”,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注重选用那些清正廉洁、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扎根基层的干部;注重选用那些严于律己、令行禁止、作风严谨,自觉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在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的干部。二是选用法制意识强的人。依法治国,是我们的基本治国方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领导干部带头知法、守法、执法,就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法制化。如果领导干部看重人治、人情、人网,那么拉关系、造势力、搞依附就会大行其道。一些地方的窝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情大于法;一些地方治安混乱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不信法。因此,要把是否学法懂法、遵纪守法,是否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解决问题,作为新时期选任干部的重要方面。三是选用工作能力强的人。古人说:“天下大器,在位与人。”就是说要按照地方特点、岗位要求来选才任能。既要注重选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特别是思想解放,敢试敢干,善于抓机遇、谋发展并做出突出业绩的创新型干部进班子挑重担。也要注意选用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特别是让求真务实,不事张扬,沉着应对困难矛盾,善于解难事、办实事并深孚众望的务实型干部有位子有作为。四是选用文化层次高的人。注重学习、学以致用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对那些学历较高、知识面广、专业扎实,善于领会和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要用当其才、用当其位,最大限度释放干部的知识潜能,创造出最大的工作绩效。同时不能唯文凭论,而忽视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干部。五是拒用跑官买官的人。在干部的评价、使用上,要从党性原则出发。“官当图人,人安得图官?”“图官”之风,源之“官人以势”、官人以利。坚持公道正派、不唯上、不唯利、不怕得罪人,让“图官”者吃“闭门羹”。这对跑官买官者是一种惩戒,对社会是一种教化和净化,于吏治则是一种导向。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实绩是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就是用实绩来决定干部的奖惩、留去、升降。如果把用人指挥棒指向干事、真抓实干,就会营造艰苦创业的良好导向和风气。首先,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评定干部实绩。凭什么政绩用人,就会产生什么政绩。因此,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从单纯注重GDP增长转到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从单纯追求以物的发展为主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发展上来;从重视短期效益转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上来;从单纯看重物质文明建设转到物质、精神、、社会文明建设上来。其次,坚持用历史和辩证的观点估价实绩。任何政绩都要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要在统一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下,对实绩的考核有所区别和侧重,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殊性,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干部创造的实绩中,分析个人努力与团队合作、局部成效与全局战果、眼前业绩和长远影响、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做到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第三,真正做到凭实绩用干部。要把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对干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主要依据,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真正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引领科学发展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造政绩、违背科学发展瞎折腾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引导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和带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是当前全党的一项迫切任务。从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在加强电教播放工作上下工夫:

  1、加强电教教材内容的针对性。一是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党性不强的现象,组织了《入党新教材》、《“”重要思想系列讲座》等一系列政论片、专题片,配合农村“”学教活动和创“三好”机关单位、农村“联创”活动,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针对前几年娄底发展速度缓慢,一些党员干部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心理,我们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观看《市场经济纵横谈》以及反映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电教片,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增强竞争意识,加快观念更新的步伐。三是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热点问题,从音像出版社购置《中国与WTO》、《世界贸易组织简介》等教材并组织播放收看,帮助党员干部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四是针对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现象,加大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教育,不仅组织一般党员干部观看《警示录》等,在市委党校组织市直机关单位党政一把手观看违法犯罪干部反面典型现身说法警示教育录像,强化了教育效果,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抵御的能力。五是针对一批国有企业职工党员下岗分流,生活无着,隐伏着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现状,给街道、社区电教点、劳动部门再就业培训中心送去了技能培训VCD,组织下岗人员培训学习,降低下岗人员培训的开支,加快他们学技术的进度,增强了他们求职的信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加强了电教网络上的服务性。党员电化教育是通过基层电教点的播放收看工作来发挥作用的。为了加强对基层电教点教材的供应,努力编织两张“网”:一张网是同省委组织部、中央党校、北京等地音像出版社的联系网,注意搜集、捕捉片源信息,购买思想性好、针对性强的片子,平均每个季度购进一批新片,形成库容量超过2000部,内容新、种类全、选择余地大的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片带库。另一张网是以市委组织部片带库为中心形成对县、乡镇、基层电教播放点辐射的供片网络,一方面及时打印新教材目录册,及时新片信息,使城区单位能及时借到时效性强的新片;另一方面做好光盘复制,通过党员电教系统的光盘刻录复制机,及时为基层电教点复制所需教材。

  3、加强播放收看工作的规范化。为使党员电教活动取得实效,狠抓播放收看的规范化管理。一抓制度建设。针对农村和城区党员电教活动的特点,先后制定《播放收看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各单位党员电化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任务,提出了党员电教责任人制、辅导员制。对不同行业单位每年的收看次数、播放收看五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以市委组织部文件形式下发到每个电教点。二抓人员培训。市县两级组织部门每年举办电教播放员培训班,分批次培训城区单位、乡镇及村级电教播放员共计1400多人次,提高播放员的业务能力,保证“四环教学法”能在电教活动中得以落实;三抓督促检查。市委组织部统一印制了规范化的播放收看记录簿,发到各个电教点。每次播片后,须由播放员将片名、收看人数、讨论情况等项按要求填写。根据看片要求,市委组织部确定了播放工作考核指标,每年年底通过自查、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督促落实,并作为该单位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1.足额配备,做到应配尽配。随着公务员管理的日趋规范,党政机关凡进必考,不少乡镇行政性质的中层干部数少于行政岗位数,部分妇联干部被安排到岗位“应急”。针对这一情况,市妇联积极争取市领导和组织部门的支持,主动与有关镇领导沟通,使各镇妇联工作人员的定岗职务一律为妇联主席(),兼任职务不得超过半年,从而保证了妇联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妇联工作的高效。

  2.严格把关,做到好中选优。在确定妇联干部人选时,市妇联充分发挥条管功能,或由市妇联拿出建议名单推荐给同级党委,或在党委初步确定候选人后,由市妇联先期进行考察。在具体操作时,把好三关。一是知识层次关。新任镇妇联主席原则上为本科以上文化,新任村妇代会主任原则上为大专以上文化;二是年龄结构关。新任镇妇联主席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新任村妇代会主任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三是工作表现关。新任镇妇联主席原则上在股级岗位工作不少于1年,具备较强的工作、组织、协调能力,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新任村妇代会主任应具有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满腔热情,工作作风踏实,有胜任妇女工作的能力。

  3.放宽眼界,做到修池蓄水。从2007年起,市妇联就建立了新录用女公务员、进村工作女大学生、女性镇部门干部、女性村干部、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女致富能手六类女性人才档案,作为镇、村两级妇联干部的蓄水池。经过不断的调整充实,到2007年底,建档人数已达1385人。目前在职的妇联干部中,有5名镇妇联主席、114名村妇代会主任的人选来自人才库。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们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基层妇联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组织她们学习党和国家对群团工作尤其是妇女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聆听妇女群众对妇联工作的呼声和建议,使她们树立起群团工作无小事,妇女工作当有为的信念;二是加强知识技能培训。将培训内容拓展到实用技术、维权和法律知识、高新科技等各方面,同时注重提高培训层次。每年我们都分别举办农村和城镇妇女干部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授课。三是提高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从2006年起,市妇联连续3年与市农干校联合开办基层妇女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妇女干部128人。2007年初,又与市委党校联合开办了妇联干部法律本科班,计划每届招生30人。四是强化协调管理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我们为每位镇妇联主席订阅了《领导科学》杂志,两次邀请盐城师院的教授进行女性社会心理调适的讲座。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优秀妇联干部的事迹,在“*妇女”网站设立“妇干风采”专栏,表彰各类优秀妇女干部200多人次,树立了妇联干部的良好形象。

  2.内立精神外塑品牌。市妇联借鉴企业文化的精华,引导妇联干部在认真审视妇女运动轨迹,总结我市妇女工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妇联精神作出了“同心同德,立志高远,与时俱进,勇创一流”的诠释。在妇联精神的指引下,广大妇联干部争做“学习型”、“创新型”、“群众型”干部,在社会上打响了“妇联人”的品牌,较好地起到了用精神聚人心,用精神促发展的作用。

  3.内加压力外创环境。市妇联在妇联干部管理上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了基层妇女工作月报制度、妇联创新工作申报制度、年终单项考核制度,在工作中时常给基层妇联干部指路子、出题目、压担子,并将工作实绩与安排学习、推荐重用、评选先进等挂钩,激发了妇联干部踊跃争先的动力。三、在流动上进出协调

  1.加强妇联协管功能,加大妇联干部转岗交流力度。为了切实改变妇联干部队伍“老面孔不变,新面孔难见”的现象,市妇联对按规定任期已满,有待流动的镇妇联主席的个人专长、交流意向等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梳理,及时向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使其有序流动。2006年以来先后有8名镇妇联主席转岗到部门,5名妇联主席在乡镇间交流。

  2.加强妇联协调功能,加大妇联干部挂职锻炼力度。一是下派锻炼。在目前在岗的14名妇联主席中有5人挂职村党支部、4人挂职村委会副主任、2人挂职企业支部、1人挂职企业副总经理,加速了复合型妇女人才的培养;二是兼职招商。为了促使妇联干部直接投身经济工作,市妇联为每位镇妇联主席落实了招商引资任务,妇联干部人人忙经济、个个谈项目。三是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2007年,*市委决定选派50名优秀青年干部到苏南地区乡镇挂职,在市妇联的协调争取下,3名镇妇联主席顺利到上海、苏州等地区挂职锻炼。

  3.加强妇联推荐功能,加大妇联干部提拔任用力度。在市妇联的积极争取下,*市委制订下发了《*市2006?2010年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则》,对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女干部比例作出了硬性规定。市妇联切实履行参谋助手职能,发挥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基地作用,加大妇联干部的推荐力度。做到抓住换届时机批量推、瞄准缺岗情况及时推、发现突出人才重点推。在2006年以来提拔的31名副科级以上女干部中,有70.9%是由妇联推荐的。

  1.充分发挥镇妇联兼职的作用。受编制的限制,镇妇联人手单一,工作任务繁重。为解决这一矛盾,充分发挥镇妇代会选举产生的妇联兼职的作用,市妇联采取与专职妇联主席“五个一样”的措施,即:市妇联工作会议一样参加,工作任务一样布置,工作实绩一样考核,福利待遇一样享受,表现突出一样推荐,极大地调动了她们从事妇联工作的积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也更加重要。如何提高档案干部的管理水平,首先我们应对档案干部队伍的现状有个全面的认识。

  1专业档案人员队伍逐年壮大。从1994年的45人,增加到1997年的143人,1997年的专职档案人数是1994年的217倍。这说明,我们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有了一支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也表明,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增强,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1994年有25人,占总人数的55%;1995年有43人,占总人数的50%;1996年有73人占总人数的51%;1997年有72人,占总人数的50%,大学本科毕业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从中看出,我们不仅有一支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敢打硬仗的档案干部队伍,而且在文化知识的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1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从1994年至1997年这四年看,专职档案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4%,186%,176%,244%。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专业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是目前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档案专业人员贫乏。几年来,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和文化水平虽普遍有所增加和提高,但档案专业人员却极其贫乏,毕业于档案专业学校的寥寥无几,包括档案专业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内,1994年5人,占总人数的11%,1995年3人,占总人数的34%,1996年6人,占总人数的42%,1997年5人,占总人数的35%。

  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十分匮乏,跨世纪人才短缺,如果不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档案馆功能将受到很大制约。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着变化,现代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档案工作中,这些无疑需要人去操作、去管理。因此,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2注重人才的使用,要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青干部,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启用。

  (3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工作连续性强,许多工作,特别是基础业务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较长时间的学习,积累经验,才能逐渐适应或逐步完善。档案干部的频繁调动,无疑将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抓紧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面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继续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

  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可因人而异。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由于人员变动,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也更加重要。如何提高档案干部的管理水平,首先我们应对档案干部队伍的现状有个全面的认识。

  1专业档案人员队伍逐年壮大。从1994年的45人,增加到1997年的143人,1997年的专职档案人数是1994年的217倍。这说明,我们有了一个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有了一支稳定的档案干部队伍。也表明,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在增强,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提高。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有一定比例。1994年有25人,占总人数的55%;1995年有43人,占总人数的50%;1996年有73人占总人数的51%;1997年有72人,占总人数的50%,大学本科毕业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从中看出,我们不仅有一支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敢打硬仗的档案干部队伍,而且在文化知识的结构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1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从1994年至1997年这四年看,专职档案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4%,186%,176%,244%。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专业文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是目前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档案专业人员贫乏。几年来,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和文化水平虽普遍有所增加和提高,但档案专业人员却极其贫乏,毕业于档案专业学校的寥寥无几,包括档案专业职业高中毕业生在内,1994年5人,占总人数的11%,1995年3人,占总人数的34%,1996年6人,占总人数的42%,1997年5人,占总人数的35%。

  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进入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熟悉档案内容,能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人才十分匮乏,跨世纪人才短缺,如果不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档案馆功能将受到很大制约。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着变化,现代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档案工作中,这些无疑需要人去操作、去管理。因此,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些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2注重人才的使用,要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青干部,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应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启用。

  (3稳定档案干部队伍。档案工作连续性强,许多工作,特别是基础业务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较长时间的学习,积累经验,才能逐渐适应或逐步完善。档案干部的频繁调动,无疑将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抓紧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加强档案干部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面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继续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并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便于实际操作,讲究实效。

  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应岗位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适应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类型和形式方法与手段,可因人而异。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由于人员变动,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